配送最后一公里压垮每日优鲜\\「前置仓和后置仓」
在每日优鲜“原地解散”的风波中,首当其冲的就是“30分钟达”。
每日优鲜对媒体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每日优鲜的APP也发布通知称,配送时间由原来的最快30分钟送达变为最快次日送达。
这一信号令不少人认为,让每日优鲜不堪重负的,正是其首创的前置仓模式。
“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最佳方案,成为了压垮每日优鲜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前置仓惹的祸?
所谓前置仓,即以仓为店,生鲜电商根据数据分析和自身供应链资源,选择适合的商品从总仓配送至前置仓(门店)。消费者下单后,通过即时配送业务将预定的商品从前置仓配送到指定地点,可以做到门店3公里范围内30分钟送至消费者。
前置仓被认为是解决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的最佳模式,其便利性和效率性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每日优鲜“原地解散”前,前置仓模式的生鲜电商包括了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和美团买菜等。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便不断传出每日优鲜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
一消费者向记者展示其在某生鲜电商买到的烂丝瓜。 受访者供图。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号称“30分钟达”的生鲜电商们,不仅配送时间逐渐延长,而且生鲜也存在不新鲜的现象。“以前确实是30分钟内送达,现在往往需要1-2小时。”一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
而另一名消费者则告诉记者,自己在某生鲜平台上下单的菠萝和丝瓜,送达时已经长毛或腐烂。“感觉现在的烂菜很多。”
盈利难倒“最后一公里”
前置仓对消费者意味着更快更便捷,对生鲜电商却意味着高成本,在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下,生鲜电商的盈利问题始终是个难题。
每日优鲜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2021年三季度财报中,每日优鲜预计全年净亏损37.37亿-37.67亿元。
而叮咚买菜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叮咚买菜净亏损金额分别为18.73亿元、31.77亿元、64.29亿元,呈现出逐年扩大趋势。直到2022年第一季度,其同期亏损才收窄。
在每日优鲜官网上,“最快30分钟送达”仍是醒目的宣传语。
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魏建辉表示,前置仓盈利的关键是订单密度与客单价。“主要是订单密度不够,叠加售卖商品同质化,导致履约成本难以降低。”
而对生鲜电商来说,在APP上给予用户“拉新”优惠,在线下开展地推,并不能使自己的用户群足够稳定。不少消费者的手机中,存在多个生鲜电商的APP,这使得生鲜电商们最终仍会卷入低价竞争的烧钱大战。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向下沉市场发展也遭遇了“闭门羹”。今年5月开始,叮咚买菜已陆续裁撤广东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天津多地门店,目前显示经营的城市只有28个,比扩张时期减少约10个城市。
“前置仓模式适合一线城市,满足80、90后新消费群体的购物快需求;低线城市无论从消费者类型、消费偏好、物流基础设施等各方面来看,前置仓的模式适配性都较差,发展制约较大。”魏建辉表示。
前置仓错了吗?
首创前置仓的每日优鲜倒下了,那么,前置仓的发展是否在一开始就是个死胡同?
截图自每日优鲜官网。
魏建辉向记者表示,前置仓的模式并没有错。“前置仓的核心在于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目标人群、市场,确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并非大规模铺设更多前置仓、大量的营销支出,就可快速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他认为,作为生鲜电商众多模式之一,前置仓主要服务客户群便是在高线城市、中高消费和年轻群体,其消费偏好快速化、便利性。“厂商应聚焦核心城市群,通过不断强化生鲜供应链能力,提高产品商品力,实现精细化运营,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服务方案,持续巩固自身的护城河。”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
- 亚马逊跨境电商有关图片「亚马逊跨境」
- 向日葵远程控制能监控微信聊天吗「既能监控也能聊天向日葵USB远程摄像头评测」
- 电商原型设计「产品经理入门」
- 宁波保税区试点跨境电商真品保险公司「宁波保税区国际贸易中心」
- 被阿里收购后业绩不升反降的几个品牌有的已\\「收购公司业绩」
- 跨境电商平台图片「跨境电商的现状」
- 阿里巴巴公司近年收购的企业有哪些「国家收购的企业」
- 网络营销平台都有哪些「营销型企业网站有哪些平台」
- 网站原型设计「原型模板」
- 电商对中国的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电商对中国的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
- 年货糖果「过年糖果」
- 线上教学的创新做法「互联网+教育创新」
- 豌豆思维运营「上海豌豆思维」
- 电商平台收取会员费合法吗「知乎会员有必要买吗」
- 会员制电商模式「最火的会员制电商平台」
- 生鲜电商市场份额「美团盈利状况」
- 「弦镜」京东2022年1月南北干货榜单
- 电商平台购物体验「新零售社交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