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营收3000亿「一年损失一千八百亿,拼多多」
近日,国内电商巨头拼多多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去年第四季度,其营收为56.5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9%。2018年全年平台总营收达到131.2亿元人民币,同比暴增652%,买家数达4.18亿,同比增速71%,增长表现亮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平台的成交总额(GMV)达到了4716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1412亿元增长234%。年度活跃买家数为4.185亿,同比增长71%;平台去年总订单量为111亿笔,同比增长158%;平台日均订单量由2017年的1180万单攀升至3040万单,各项数据再创历史新高。
不过在业绩公布后不久,由于大量投入导致拼多多的利润不会太好看,企业在美国市场遭遇大幅下挫,让很多人倍感意外,市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营销费用的投入过多,让市场感到不安,外界认为拼多多烧钱的速度太快了。然而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这些钱亏在了哪里?可以着重分析一下!
众所周知,每年的第四季度是传统网购热季,加大投入也在常理当中。而亏的钱,主要用在了以下几大方面,一是拼多多加大了对高客单价的3C数码产品的补贴,仅仅是苹果手机就补贴了100万只。
其次是拼多多助推的“新品牌扶持计划”,对于优质的品牌进行赋能,这对于消费者、商家、平台都是多赢局面,进一步优化生态,这也是企业下一阶段重点要突破的方向。最后就是春节将近,平台增加了电视的品牌广告投放。几乎所有主要的电视台春晚,拼多多都进行了投放。而这些都是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进而提升转化率。这其实都是阶段性的促销补贴和营销策略。
拼多多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就是得益于全新的技术与商业组合。可以从一系列数据看到,越来越高的留存率说明了这些手段实际上已经奏效,但这都是以牺牲部分收入为前提才能做到的。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拼多多30天留存率在2018年Q1起便超过了目前所有竞争对手,逆袭成为国内第三大电商。
自创立以来,拼多多始终将服务用户放在首位,用户群体GMV的快速增长均印证了平台所创造的独特价值。去年拼多多的研发费用达到了11.2亿元,上涨超过760%,据了解这些研发费用也主要用于平台的算法和大数据等方面,通过技术手段来自动锁定可疑物品,强化商品质量,提高用户体验等。
在策略上,拼多多去年开始有意的提高了平均货单价,有很多用户已经开始在平台购买上千元的3C产品。商家进驻的品牌也越来越多,而进驻的商家也因为C2M的模式,可以相对地配合平台对消费者进行让利(类似于美国好市多对会员的让利一个道理)。
未来,拼多多的投入将会通过拼农货、3C产品下沉、改变产业供应链显现出来。不同于其他的平台烧钱是为了获取用户,获取了用户之后再想办法进行变现。而拼多多的做法则是让更多人从中建立起共同获利的良性循环渠道,这让平台长期的竞争优势将会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且充满了更多的想象力。
相关文章
- 中国核电技术出口「当代中国的核工业」
- 丹凤县乡村振兴局项目「积极开发产业」
- 网商贷才1000「网商贷借8笔征信显示是几笔」
- 泰国直播带货达人「中国人在泰国做电商」
- 宝体游泳池开放时间「2021宝体游泳馆预约」
- 宾利便宜车「豪车销售一年能赚多少」
- 广州对直播电商的扶持「进口电商的进口模式」
- 中核与中广核重组「中广核技股份总数」
- 社会事件中躺枪的品牌有哪些「社会新闻事件」
- 丹阳孵化产业园「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 中国在线导购行业研究报告会「行业研究报告」
- 淘宝粉丝买「淘股吧职业炒手」
- 618天猫美妆销量排名「疫情对口红行业影响」
- 华龙一号核心技术「华龙一号与ap1000比较」
- 97年天龙八部阿紫「陈复生版阿紫」
- 我国自主研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可控工程」
- 上海最出名的糕点「火炙糯米糕」
- 带货主播如何涨粉「美食博主如何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