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领航
首页行业资讯 > 建设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对我省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建设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对我省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来源:互联网 2023-08-04 15:04:03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正式揭牌。合肥片区总面积64.95平方公里,作为安徽自贸试验区“雁行阵列”的龙头,涵盖经开、高新、蜀山三个区块,是合肥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资源最丰富、产业基础最雄厚、生态环境最优美的区域。那么,揭牌半年以来,合肥片区建设情况如何呢?4月1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随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集中采访活动组来到合肥片区进行采访。

累计签约入驻项目数257个 协议引资额1112亿元

4月1日上午,记者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0年9月24日正式揭牌至今年2月底,合肥片区新设立企业2895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526亿元;累计签约入驻项目数257个、协议引资额1112亿元;累计进出口总额328.54亿元,占全市35%。

新闻发布会现场

而自去年9月24日正式揭牌以来,合肥片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电商、节能环保、服务贸易、生命健康等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

在自贸试验区带动下,2020年合肥开放型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37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全市外商直接投资35.95亿美元、同比增长6%。

另据了解,2020年,合肥先后获批全面深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与原有的中国(合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形成对外开放的四大“国字号”品牌。其中,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交易额1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5.6%。

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一体化 企业通关更加便捷

近年来,安徽省特别是合肥市,以集成电路、平板显示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长鑫、晶合、通富、京东方、维信诺等企业的精密仪器和设备进口量迅速增长。按照现行的海关监管政策,精密仪器和设备必须在入境海关接受抽检。企业普遍反映,精密仪器和设备对环境温度、外包装的安全性、平衡性和内包装的防湿、防尘、防光等都有很高要求,没有专业人员的操作和专业场地的保护,很容易造成设备损毁。

“现在晶合试点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一体化改革,将精密仪器和设备等特殊货物先放行后检查,由企业运至企业内合适环境中,有企业所在地海关进行检查,就不会产生此影响。”4月1日下午,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采购负责人简瑞荣向记者解释到,自贸试验区政策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而像安徽省跨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同样,因为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一体化改革,使其有效规避了风险,通关更加便捷。

中外运物流华中有限公司仓库

另外,合肥海关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联合上海海关,推出长三角通关一体化“联动接卸”新监管模式。采访中,中外运物流华中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娜介绍,新模式下,长三角各口岸作为洋山港的延伸,出口货物可以在合肥港报关查验放行后,经驳船直接进入洋山港,货物直接上远洋货轮离境;进口货物在洋山港清关查验放行后,可装驳船替代公路拖车转运至合肥港,无需再次在合肥清关,实现合肥港和洋山港一体化监管。初步测算,这项改革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约三分之一的运费,运输时间由原来的1周以上缩短至3天左右。

张与姚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吕欢欢 摄影报道

编辑:陶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外贸领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