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电商双十一数据「双十一电商成绩单」
掐指一算,距离双十一刚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想必这个时候,各路电商卖家都在忙着囤货、想文案创意、竞标广告位 ...... 顺便畅想一下双十一后数钱的场景。
然而今非昔比,随着各大电商平台流量放缓,广告位价格越来越高、同行商家越来越多、消费者也越来越精明 …… 说了这么多,就想告诉你一个悲惨的事实:钱没那么好挣了!
原因很简单:产品(网站、APP)粗糙、用户体验很差、运营靠感觉拍脑袋。过去能挣到钱是搭上了互联网用户增长的红利,未来几年想要这个样子继续挣钱可就难了。
不信的话,请对照下面三个数据指标,看看各位是不是都做到了?
一、用户池子:流量类指标
(1)PV/UV比值
说起数据指标,除了PV、UV、DAU,你还知道哪些?第一点要讲一讲PV与UV的比值,PV/UV比值多少,可以体现出网页的粘性。如网页粘性不好,可以优化产品详情页、主图、落地页以及活动的banner。此外,还可以适当做些“相关产品推荐”、“看过此商品的人还看了”、“本店好评商品”这样的版块。
作为电商的产品经理、运营,除了概览的数据,电商还应该关注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例如用户经常点击哪些按钮,每个页面的停留时间,哪种商品的访问频率最高。用户访问深度、平均停留时长这些体现产品质量的数据指标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嘛。
热图通过专门的图层颜色来显示用户的点击偏好,颜色越深,用户的点击热度越高。
(2)会话数
而会话数是衡量电商网站用户粘性的重要指标。
什么是会话数?会话数即session,PV≥UV≥session。
一般情况下用户进入网站产生1个UV,浏览几次页面产生几个PV,整体进入网站后的一系列用户行为算做一次会话。
一次访问产生多次会话会有以下三种情形:
1.在页面停留的时间超过30分钟;
2.一天0:00结束时;
3.浏览器关闭时。
尤其注意,每天00:00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如果用户前一天11:58在访问网站,第二天00:02还在访问网站(跨越节点),算为两个会话。
二、购物车支付类指标
这点会从考量商品和考量用户行为的数据指标两个方面来说。
考量商品的数据分析指标包括:某一商品在一定周期内被加入购物车的次数,加入购物车后总体转化为购买的次数等;
考量用户行为的数据指标:用户在一定周期里购物车加入的商品数和最终支付购买转化率等。
三、订单转化率类指标
这方面主要看用户访问进入网站后,是否下单,是否提交生成订单号(无论最终是否支付成功或取消或未付款)的一系列用户行为流程。
这中间涉及几个节点。第一是用户下单说明用户对此类商品有兴趣;第二是到达订单页面后不提交或生成订单后未完成付款,可能是因为感觉金额过高、或有事离开(此种可能性较小)。一般而言,DSP或网盟针对第二环节进行投放转化率较高。如果是电商app,可以做好用户分群,针对到达第二环节用户进行推送,及时召回流失用户,提高用户留存率。
电商行业对精细化运营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数据驱动增长,电商运营和产品经理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技能。熟练掌握必要的数据分析工具,时时关注各项核心指标变动情况,最终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双十一大赚!
关注微信公众号:GrowingIO 回复:【电子书】,免费获取数据分析电子书资料
相关文章
-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名字由来「腾讯和搜狐什么关系」
- 你为什么选择做采购?(经典必读)「你为什么选择做采购这个行业」
- 为什么采购员工资低还有很多人选择采购工作「做采购是不是工资很高」
- 国内互联网产业分类简介有哪些「网络产业」
- 网易和京东「京东和网易」
- 电商公司员工手册和规章制度「关于公司员工的规章制度」
- 亚马逊黑五活动「亚马逊黑五网一是什么时候」
- 百家号自媒体真的赚钱吗「百家号是什么平台」
- 怎么转行做采购「转行做采购怎么样」
- 双十一活动倒计时「距离开业倒计时」
- 天猫运营每天工作流程「天猫运营日常工作」
- 高质量的亚马逊广告有什么特征「高质量发展特征」
- 互联网广告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网络广告语言的特点」
- 商业广告的特点「中国商业广告的特点有哪些」
- 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加班严重「互联网加班」
- 快手投放二类电商广告实际效果怎么样呢「二类电商广告」
- 电商行业洞察「头部产品」
- 电商客服一天都干啥「电商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