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提价再打折「涨价方案」
“双十一”和“618”对许多人来说
是一年两次剁手大促的时节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将至
可就在大家摩拳擦掌准备买买买的时候
却有消费者发现了促销猫腻
#京东同款商品618跳涨1500#的话题
也随之登上微博热搜
一天涨价一次,三天上涨1500元?
王女士准备为新家添置一些家具,所以最近持续关注“618”的促销活动。蹲守了几天,却发现,看上的这款床一天涨价一次,3天内上涨了1500元,算上之后的各种促销活动,618大促开始后的价格比最初的价格还要高。
原本3599元的布艺床如今价格为5099元。
不仅是床的价格,王女士说,她一直观察、准备入手的一款洗衣机和一款吹风机,也出现了活动前价格上涨的现象。
王女士并不是个例。重庆的成先生今年2月在京东购买了两台长城Great Wall A228型的21.5英寸高清商用办公电脑,两台的成交总价为2395.52元,每台不到1200元。最近他想借618活动的机会再买一台同样的电脑,可是此时京东的标价竟然变成了1499元一台,心有疑虑的成先生找到客服,得到的回复却只是:“嗯呢”、“亲可以等618买哦”。
成先生无奈地说,自己过去从不参与618大促,没想到第一次蹭活动,就蹭出了个比平时还高的高价。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表示,此类情况属于“先提价再降价”的消费欺诈问题,消费者可以固定证据后向其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目前,京东回应称,将查询相关商品的历史价格,如果情况属实将做出相应处理。
618还不如平时买划算?
对于商家“先涨价后打折”的促销套路,不少人都表示,早已见怪不怪了。有网友说,每年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加购然后截图价格。
还有网友表示,多次套路下来,自己已经不关注这些大促节日了,淡季去看,可能反而会更便宜。
更有人喊出口号,“你不买,我不买,立省百分百”。
消费者瞄准“618”大促,本来是希望在促销期间买个实惠。如今,一些商家却在价格上做起手脚,频繁变更预售价格,玩“先涨后降”的套路,可谓是在透支消费者的信任。
实际上,对于“先提价后降价”这种行为,早有相关条例进行约束。
去年“双十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要求严格规范促销行为。明确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出台了《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专门针对“先提价后打折”行为立规矩,进行强力约束。对于电商“先提价后打折”行为,可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与此同时,也有必要提醒相关平台,诚信守法经营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若经营者丢弃了诚信,也必然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618”促销招牌来之不易,若任由营销套路透支消费者的信任,无异于自砸招牌。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正观新闻、潇湘晨报等
编辑:陈雯
责任编辑:程晨
相关文章
- 亚马逊涨幅「亚马逊股价」
- 网购受伤可以跟商家索赔吗「网店有哪些」
- 618什么都没买「除了双十一和618还有什么时候便宜」
- 618这个节日怎么来的「为什么618是购物节」
- 杜绝校园安全隐患「校园打扫卫生」
- 亚马逊关联广告「亚马逊跨境」
- 双11先涨价再降价「如何看待双十一先涨价再降价」
- 当时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现在流的泪」
- 亚马逊创新能力「亚马逊对中国公司的启示」
- 「国金晨讯」半导体2022年投资策略应用:汰弱留强;药明康德深度
- 文化产品展销会「电子商务产业博览会」
- 便利店年入百万「便利店巨头」
- 中石化跨境电商平台「中石化易捷国际」
- 青岛比较好的电商公司「青岛阿里小镇」
- 二类电商还有前景吗「第二次做二类电商」
- 创业者适合做二类电商吗「现在做什么电商比较好」
- 中石化易捷便利店销售额「便利店一天营业额多少」
- 果农怎样在电商卖水果「农产品电商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