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产品listing优化「亚马逊SEO优化」
众所周知,在亚马逊的运营中,lisiting的优化和能否出单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我们针对lisiting该进行怎样的优化才能达到我们心仪的出单量呢?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Listing优化的目的
lisiting的优化我们首先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基于用户视角的Listing优化
A、提升点击率,要做的工作是首图优化,标题优化,列表页其它要素的优化:价格(促销)、评论数、评分值
B、提升转化率
Listing页面所有要素:图片、标题、价格、促销、五点描述、描述、视频、A 页面,Reviews和Q&A
2、基于亚马逊A9视角的Listing优化
A、 提升曝光量
提升关键词排名
提升类目排名
B、 基础:相关性及权重
3、基于搜索引擎的的Listing优化
提升相关性:可找到
提升关键词排名:靠前
4、优化要点:
标题 覆盖尽可能多的相关词
五点描述、长描述 尽可能增加关键词的覆盖率和重复率
Review和QA 尽可能覆盖更多关键词
二、亚马逊关键词构成
1、亚马逊关键词的构成主要是由:用户常搜词,亚马逊推荐词,亚马逊关键词词库组成
2、亚马逊关键词词库原理(为什么会有上10亿的词)
• 对亚马逊Title、Search Term、Bullet Point和Description里面每个单词(Unique Word)都建立了索引(倒排索引),如“Anker iphone 8 case is so great”就是7个单词(其实内部对is, so这类连接词进行了过滤)
• 这样每个Word,比如case就相当于存在于几十到几十万的ASIN中(美国站总共了5亿多ASIN)
• 当用户搜索“iphone 8 case”就会到包含iphone 8 case的有交集的页面中找,全包含、并
且顺序一致的权重高,优先展示
• 当用户搜索“8 case iphone”也会到包含8 case iphone的有交集的页面中找,全包含、并
且顺序一致的权重高,优先展示
• 从检索原理来看, “iphone 8 case”、 “8 case iphone”包含的商品数量是大致一致的(前提:
同一类目下搜索),前者比后者稍微多一点是因为有动态关联词,比如前者结果集里面有一个数据线
• 但是, “iphone 8 case”和 “8 case iphone”包含商品的顺序很不一样,这就是权重的概念。
3、亚马逊关键词构成 总结
用户常搜词/亚马逊推荐词/关键词词库 大概比例是:1/3/100
• 真正有效的是用户常搜词
• 用亚马逊常搜词去优化Listing
• 亚马逊对大多数常用词进行了归类
4、亚马逊关键词相关性原理 - 静态相关性
• 定义:关键词来源于卖家编辑Listing时定义的Title、Search Term和Bullet Point、所属
类目等
• 它是产品上架后亚马逊A9初次分配流量的基础,冷启动时的流量来源
• 关键词权重决定于Listing初次上架时间(新品期),关键词匹配度、关键词分布位置,以
及关键词的重复度(待测试)
• 亚马逊A9作为一个良性进化的生态系统,它一定会给新品流量扶植,否则就会成为一
个“世袭阶层社会”,让新进入者缺乏创新的动力
• 示例总结
• 亚马逊对大多数用户常搜词都进行了归类
归类原理:亚马逊提取每个关键词在用户搜索后点击、购买的商品,分析商品所在类目的
分布比例,将关键词分配给商品数量最大的那一个类目(可能是大类,也可能是小类)
• 关键词的相关性,和词根(Word)有关,和搜索词(Search Phrase)无关,比如主词为ABC,
但CBA和BAC极少搜,但它们的相关商品数和主词一样
• 尽量将商品分配在它所属、并且有竞争力的类目,否则因为亚马逊对关键词归类了,导致
用户根本不可见(如果一个手机壳有艺术手工外观,就可以分类到Art类目,但默认搜索就
无法找到它,除非是用户手动切换到All Departments)
5、亚马逊关键词相关性原理 – 动态关联
A、动态关联 冷启动
• 定义:两件商品初次建立联系的方式
• 方式:
• 基于搜索结果列表,两商品被用户同时点击或购买
• 基于BSR类目/类目导航等列表,两商品被用户同时点击或购买
• 基于卖家设置的组合销售
• 基于店铺内商品列表被用户同时点击或购买
B、动态关联 热启动
• 定义:基于两件商品已有的关联关系,从而推动更强的关联,比如冷启动后,在产品下面又会产生如下关联:
• 看了又看
• 买了又买
• 比较同类商品
• 广告推荐
• 基于历史记录推荐
6、亚马逊关键词相关性原理 – 飞轮效应
A、飞轮效应
① 当一个新Listing上架,基于其关键词设置(静态关联性),亚马逊分配初始的流量
② 基于用户行为,产生关键词K和产品A的关联
③ 基于产品的并排展示和用户行为,产生了产品A和产品B的关联
④ 最终,会产生关键词K和产品B的关联
⑤ 当产品B的点击量、销量不断爬升,会带动其关键词K和相关关键词的排名进一步提升
B、最终效果
• 原来100个静态关联的关键词,平均权重从10到60分(关键词初始权重如:35 23 21 19 11 8 5 5 4 3 3 3 …,后来各关键词有升有降)
• 后来引入了50个动态关联的关键词,平均权重从0到40分(就像sony的耳机有bose关键词流量)
相关文章
- 我国零售进口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淘宝微软一号靠谱吗」
- 卖给微软100亿美元「微软利润」
- 广州电商快递哪里便宜「电商补助怎么拿」
- 发布产品时的正确姿态「产品上架的步骤」
- 指南指导要点「如何解读指南」
- 广西自贸试验区优势「发展活力迸发」
- 广州跨境商品直购体验城「番禺荔园新都汇」
- 凭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广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clickhouse的存储原理「数据库底层存储原理」
- 盂县非煤产业积蓄发展后劲如何「山西盂县的煤」
- 广告效果的aida模型「怎么算成本和利润」
- 有雾的山景「到处是风景」
- 跨境电商进关流程「跨境电商出关流程」
- 15款侵害用户权益app被通报「第一批侵害用户权益app」
- 里茶叔叔吉他谱「小九和弦」
- 跨境电商货物通关驶入快车道怎么处罚「跨境电商进口通关模式有哪些」
- 海关总署:在全国海关复制推广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跨境电商海关」
- 余承东在华为的职位「华为高管余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