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油纸伞非遗「安徽非遗」
文并摄影/许远
徽墨·锤墨 许远 摄
徽墨·制作配料 许远 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瑰宝,既包含了历史、地理等客观元素的积淀,也涵盖了技艺技法的传承。非遗摄影作品如何去寻找创作的切入点和表达角度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实际上,非遗的继承就是匠人匠心的传承,因此对于非遗摄影来说,究其根本应该是对“人”的表现,是要用镜头记录下人所赋予非遗的故事,凸显非遗项目背后的匠心精神。
徽墨·制作墨饼 许远 摄
徽墨·入模 许远 摄
安徽地处华夏东部,长江、淮河穿省而过,故此地域特征非常明显。皖北是平原,江淮之间是丘陵,皖南则是烟雨朦胧的江南景象了。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安徽地域文化也各有特点,皖北受中原文化影响颇深,皖中地区则形成了以庐州故地为基础的庐州文化,再往南入徽州,则受吴越文化影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徽文化。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皖江大地上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激荡中诞生、传承,如徽墨、油布伞、祁门红茶、琴溪陶窑等。
徽墨·退模 许远 摄
徽墨·出模 许远 摄
徽墨·修墨边 许远 摄
徽墨,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因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徽墨本身已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1915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的地球墨就是徽墨的珍品。进入当代,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并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1989 年,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生产的“超漆烟墨”获国家优秀产品金质奖。
徽墨·成品徽墨通风干燥 许远 摄
油布伞·制作伞骨 许远 摄
油布伞·加工成伞 许远 摄
油布伞·光亮检查 许远 摄
油布伞,是泾县的文化名片,其制作工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泾县,古称猷州,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因盛产毛竹,历史上曾有“金孤峰银蔡村”之说,也为油布伞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泾县油布伞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有记载,制作工艺全靠老师傅口传心授,师徒世代传承。油布伞制作分伞骨、伞芦盘、伞柄、伞衣、伞架、装伞衣、熬油、油伞等八道大工序、几十道小工序,制作工具主要有锉刀、锤子、锯子、钻子、缝纫机、剪刀、量尺等,工匠需凭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撑开这流传千百年的油布伞,一片诗情画意徐徐展开,一股怀古幽思悄然弥漫。
油布伞·晒伞 许远 摄
作为一个摄影人,能够记录家乡的点点滴滴,能够将身边的非遗比较完整地记录下来,是我从事摄影三十多年来最幸运的事。拍摄非遗的日子是相当辛苦的,但每天都被许许多多的事情感动着。这一段难忘的经历时刻提醒我要像他们一样,在摄影的道路上坚守,让我们的后代永远不要忘记那些勤劳的手艺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我也为此而傲,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我的生命更加精彩。
油布伞·成品 许远 摄
作者简介:
许远,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手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东经济管理》杂志社资深美术编辑。从事摄影专业三十多年,在全国多家专业媒体发表作品。
*原文刊载于2021年第11期《中国摄影家》杂志,原文标题《我拍安徽非遗》,文并摄影/许远。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郑家伦
相关文章
- 亚马逊跨境电商新手好做吗「亚马逊跨境电商小白能做吗」
- 随手拍不是随意拍「随手拍只能实时拍照」
- 实体零售商与电商品牌的\\「电商是否会打败实体店」
- 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电商项目」
- 零经验电商运营「电商如何从零做起」
- 拼多多一个人可以开几个店「拼多多个人店铺可以开几个店」
- 汇商优米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怎么赚钱」
- 微拍堂卖的文玩真的假的「微拍堂的橄榄核靠谱吗」
- 「商业化PM」如何搭建变现模型穿越周期
- 盘点中国零售业的数字化趋势和软件品类特点「会展数字化趋势」
- pos机线上和线下支付的区别「信用卡线上消费什么意思」
- 怎么抢竞品的流量「淘宝如何分析竞争对手」
- 淘宝搜索展现量「提高淘宝店铺流量和成交量的方法」
- 乡村旅游咋避免千村一面「乡村旅游的核心」
- 加强文旅宣传推介「文旅项目怎么做」
- 阆中市五龙村「阆中杨家河门票」
- 产品竞争分析「竞品分析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 淘宝爆款数据分析「淘宝拼多多竞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