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商业伦理问题「商业伦理困境」
国庆期间,拼多多又撒钱了,力度很大。
10月11日,有在双十日成功提现600元的同事,继续拉同事扫码,进而再次成功提现500元。我是很久前就卸载了拼多多的,当时是因为对这个商家的频繁推送和不断引诱套取感到厌恶。
夹裹着对身边同事成功提现的羡慕和嫉妒,如同打怪升级的征服欲作祟,也抱着索性一探到底的想法,我也开始了自己的首次拉人扫码、发送链接、抽奖等全过程提现之旅。首次并不难,大约在拉过10人时,自己也成功提现600元。紧跟着就有了第二次,难度加大很多,且结果更为随机。尽管扩大了发送链接的朋友圈范围,连多年未曾联系的老朋友、老同事也给动员助力,直到10月12日,抽奖仍旧是“福气满满”的提示,相当于“感谢惠顾”。看来,二次提现的随机机率没有惠顾我。
期间,有不止一位朋友打过电话,要么是询问是否被盗号,要么是笑骂自己也干嘛如此无聊。感谢亲人、朋友和同事们的支持,自己得以提现。有些梦幻感觉: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收入,邀请朋友动动手指头就行了,比上班要轻松多了的。是的,够无聊。
晚上没事,查询了下知乎中有关拼多多的商业推广模式和营销模式。应该说在2021年以前,认可度颇高。2015年9月开始,这一由用户、商家、公司三方构成的电子商务行业平台,采用C2B经营模式凭借低端消费成功打破了淘宝和京东共有的电商江湖霸权。团购社交模式的电商经营在“百亿补贴”和分销模式加持下,带来了大需求的订单。口碑差,低端消费品的口碑没有影响其用户增长。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财报显示拼多多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89%,没有达到市场预期,也比前期降低。但销售毛利率提高到了65.73%。就是营收增速放缓,改变了以往“用补贴换增长”的策略,开始舍增长换利润。
2022年8月29日,拼多多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净利润107.76亿元,上年同期41.253亿元,同比增长161%;运营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7%下降到本季度的47%。翻开拼多多2022年大促日历,三八、五一、618、818、中秋、国庆、双十一、双十二几乎每个月都有大促,拼多多主要流量很大程度都来自于活动流量,因此,眼下这波撒钱后面跟着的是双十一、双十二的考量:进一步推广品牌,吸纳新用户巩固老用户,扩大到年底这段时间的应收业绩。
作为商家,其推广用户的策略采用简单粗暴的撒钱方式,加持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诱惑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位个体,在主动或者被动参与的过程中,都会有或多或少地推广和消费。说实话,尽管自己有受益得到了商家的推广红包,但还是非常不舒服:这种推广策略利用并放大了人性的嫉妒、贪婪,更刺激强化了赚快钱、薅羊毛占小便宜的病态心理预期,于本就屡被诟病的社会道德风气和价值观,形成了一种负面的消极化持续冲击。占了便宜还卖乖吗?可能有点。我笑骂被同事带到了坑里,同事很不理解。世俗层面,是很难理解。
再微观一些,首先,同事和朋友间信任价值就像冰块,是会被随着这种看似低廉的消费逐渐消解而难以复原,实则这交易是有些昂贵。其次,自我价值认同,务实地凭付出获取收益这种一个人的基本价值法则受到了消蚀,在提现成功的那一瞬间,我脑海里首先凸显的是居然成功了,其次凸显的是“这是投机”。当大众的投机心理被广泛地动员,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继续下去吗?细思恐极。
受整体生产过剩和有限市场的内卷,生活、工作中,还会出现类似的很多种类的营销、推广和安排,我们该如何自处?
相关文章
- 新能源汽车产品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
- javaweb入门书籍「推荐100本必读书」
- 毛豆新车网现状「最新毛豆新车网现状」
- 互联网+以往项目「互联网冷门暴利项目」
- 微信卖什么挣钱「微商卖什么暴利」
- 谷雨护肤品的新闻「新时代销售」
- 如何提升直播带货的成交率「导购怎样提高成交率」
- 我用10年网购经验告诉你怎么买到最低价的东西呢「怎么才能在淘宝买的最便宜」
- 运营需要做的事「一个好的运营该怎么做」
- 头条怎么推广公众号「头条做推广」
- 商家怎么做直播带货「直播带货行业篇|商家怎样直播卖货」
- 电商行业的政策风险「政策对电商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 电商创业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避免这些风险「电商风险用户」
- 涉税风险防控「电商避税最新方法」
- 灯具市场行业数据分析「台灯市场前景分析」
- 延安电商平台「跨境电商是风口吗」
- 网购电商公司法律风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规避电子商务中法律风险」
- 鲁班到家灯具安装「鲁班到家灯具安装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