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假货成本「化妆品假货卖家大曝光」
仅一字之差,品牌LOGO、名字、风格极其相似……生活中许多产品“改头换面”,摇身一变成为“山寨”产品。相关专家指出,近年来走俏的国产美妆品牌也陷入“被山寨”的尴尬,其背后更是形成完整产业链,以蒙蔽消费者的方式流入市场,成为国货化妆品健康发展一大难点。
新锐国货美妆品成假货重灾区
“山寨”作为消费市场的痼疾,一直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影响着被侵权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记者看到,近年来市场上围绕新锐美妆国货也出现了一股“山寨”热潮,其造假售假背后俨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相关报道称,在粉饼等产品上,造假企业先将粉底包装盒清理干净,然后挤入不明膏体,成型后再贴上假冒LOGO后进行销售;更有造假者甚至称,他们做的“货”都是一比一仿制,做工细节经得住细看。
记者看到,此前海淘等渠道泛滥的国际大牌美妆造假问题,让包括兰蔻、雅诗兰黛、迪奥等国际一线大牌几乎无一幸免。除了从品牌名称、产品外观被“山寨”和仿冒外,跟消费者玩文字游戏也成为“山寨”品牌“花式侵权”的套路之一。韩国潮流品牌STYLENANDA旗下的彩妆品牌3CE曾被“山寨”成“3GS”、La prairie曾被“山寨”成“Le rewour”,不仅英文名和包装与原品牌极像,也同样有鱼子酱系列产品。
而如今,化妆品假冒随着新国货品牌的崛起,正向热度颇高的国货美妆爆品蔓延。记者看到,国货美妆顶流花西子近年来一直饱受“山寨”品泛滥的困扰,其热门产品雕花口红、同心锁口红、百鸟朝凤眼影盘等被大量仿冒;2022年1月,芙清品牌上市仅2个月的清痘舒缓精华液遭遇大规模造假,电商平台出现大量低价假货的同时,更出现查询网址及二维码造假;此外,包括完美日记、一叶子、纽西之谜、韩束、色彩地带等在内的国产美妆也难逃“被山寨”的困境,造假成为制约企业良性发展的难题。
恶劣影响引发多方关注
记者注意到,围绕产品侵权、造假等问题对市场竞争产生的恶劣影响也在被多方关注。
3月14日,花西子首席打假官何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5月市场上多个渠道出现与花西子产品高度相似的仿冒产品。“一类是从产品、包装到页面视觉等各方面照搬的高仿造假;另一类是涉及商标侵权和产品抄袭的“山寨”品牌,如‘花露西子’‘花酉孑’‘花茜子’等,通过近似的商标、包装、页面设计等误导消费者,甚至冒用花西子品牌代言人进行推广宣传。” 何旭指出,这些“山寨货”来路不明,或为“三无”产品,不仅可能导致消费者过敏、溃烂等严重肌肤问题,更以蒙蔽消费者的方式流入市场,严重制约着国货化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亟待完善原创保护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山寨”产品,消费者投诉赔偿无门的同时,企业也同样面临维权困境。据悉,在被侵权的假冒产品面前,企业大多会选择报警,对相关产品和造假团伙进行查处,但基于不法分子的造假成本低和流通渠道复杂,因此难以从根源上对造假现象进行有效遏制。
针对国产美妆“山寨”产品构成的侵权问题,何旭坦言,首先希望能加大对国货原创版权的保护,例如设立国货品牌的关键词保护等;此外建议针对“打擦边球”的侵权行为考虑引入用户评判机制,超过一定比例造成消费者混淆可认定构成侵权等。
记者看到,近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成绩日益显著,2020年网购诉求快速增长、热点频出,全国12315平台共受理网购投诉举报203.32万件,占平台投诉举报受理总量的28.04%;立案18.41万件,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4亿元。
业内专家指出,如今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手段不再局限于亡羊补牢,而是要既抓好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又要从源头抓好产品质量提升。“维护消费者权益依靠事后‘扎篱笆’是不够的,标本兼治须加强产品质量的源头管控,同时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大对无良商家的震慑力度,才能从更高层次上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文|本报记者 卢岳
来源: 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相关文章
- 做新媒体运营工资有多少啊「做新媒体工资一般多少」
- 互联网采购的突出优势在哪里进行「互联网采购」
- 采购入门知识「采购新手快速入门」
-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一流化「电子商务物流采购」
- 电商如何采购产品「电商采购工作怎么样」
- 为什么网购假货多「网上的东西都是假货吗」
- 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电商供应链流程」
- 丝路新贸易创新中心项目「电商产业园区」
- 杨凌电商服务中心「咸阳电商产业园」
- 如何运营社群「小白运营笔记」
- 如何做好社区电商「如何经营社群」
- 关于电商的迅猛发展有两种观点「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有哪几种」
- 获得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农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
- 杨凌智慧云仓开园了吗「杨凌农业云服务有限公司」
- 如何用4步打造出高效的社群运营「如何社群运营」
- 中移电商放弃对标互联网支付公司发展模式了吗「互联网选车牌号可以放弃吗」
- \\「双面三丝」
-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身价增至155亿美元「拼多多老板黄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