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领航
首页海外营销 > 小公司老板画饼「老板只会给领导加工资」

小公司老板画饼「老板只会给领导加工资」

来源:互联网 2023-11-19 16:04:05

2000万,让我想的话我只能说,我玩过的小程序里的金币都没这么多。

上一次听到这么大金额,还是在上一家公司。

相比之下,上一家公司比这家公司的规模更小,也更敢说,动辄上亿、入股,但是一个都没成。但是公司人数也就是现在这家公司的差不多1/7吧,5:33,没到上亿资产也“情有可原”。

不过,公司发展前景如何,还真不是从公司人数算起来的,且听我一一道来。

1、彼之20万收入,是我之20万欠薪

上一家公司的老板本身就是主播,也是讲课导师。如果在某个课上遇到了请教的学生,也会接项目,所以收入即便不够稳定,但起码老板直播能赚钱,日常工资不成问题还有余富,有额外的活儿还能再吃半年。

这一家公司的老板是退伍兵,做过销售,成绩我不知道,但就目前公司的成果来看,一般般。公司销售收入主要依靠渠道经销商和线上团购。

实话说,在线上风靡的今天,线上的确是个肉馒头,但是肉馒头它也是馒头,线下才是包子。

但是还有一句话: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现在我们公司线下销售面临的就是这个情况,产品在经销商那不能拿回来(拿回来也没用),没有销售收入,只能弄点肉馒头(线上团购散客),毕竟有馅。

这个馅太小了,还不够塞牙缝的。线下的销量是线上的十倍,线下总销量差不多是上家公司老板一个项目的收入,也差不多是我们所有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线上零着卖,线下批量走,即便并驾齐驱,销售两个月以来,公司运营和员工工资还得靠总公司撑着。

2、彼之自给自足,我之伸手要饭

我之前有过一次在全资子公司的工作经验,深知总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不过就是300万左右,甚至还不到。

我上一家公司即便收入不太高,但是就那么几个人的工资还是能给的。老板也非常大方,年节也会根据自己当年的收入情况给员工福利。

印象最深的是,我刚刚去入职两个月就过年了,老板竟然给我转账1000元,这是我从业以来收到的最多的一份员工福利,后来才知道,老员工的更多。

同样都是双休的工作,境遇天差地别。

这个公司是某工厂的全资子公司,可以说是工厂的销售公司,但是4月营业执照下来之后并无销售业绩,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大刀阔斧。

说句不好听的,花的不是自己的钱,都没那么勤俭节约。像我们这种全资子公司,总经理也是法人,他可能占股但绝不是大股东,大股东是工厂的老板。

创业初期,几乎同一时间付下了四个商铺的房租,一个8万元,共计32万元,不得不说一句,有钱!

给别人留下一个有钱、有品牌的印象,别人才能高看你一眼,做起中高端品牌来也没那么费力。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其二,工资场地。

我在一个二线城市,我岗位的工资从3000到4500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我们公司给出的工资是6000,并且不用身兼其他岗位。

刚开始面试的时候,人资告诉我这个工资我一直以为是撞大运了,没想到可能是撞墙了。为什么呢?因为营业执照下来不到半年,总公司已经不给投资了,自负盈亏 没/少销售=开不出工资=欠薪。

四个商铺,一个装修到一半没钱给工人所以罢工了,一个刚投入运营但是销量很少,还有两个水泥房在接灰呢。

一边面临不断花钱的窘境,一边没办法创造销量,要工资自然难。如果我是老板,我也不愿意给钱。

更何况,我们这几十个人用了五层楼。办公场地真是大方得很:

一楼是四个商铺中的一个(旗舰店),装修到一半的那个;

二楼是会议室、储藏室,日常闲置,开会时用得到,勉强算有用;

三楼是销售办公室、门店办公室(几乎一直没人),其实完全可以二三楼并做一层;

四楼是综合办、线上、市场、私域办公室(人都在这),是租的最划算的一层;

五楼是三位管理者办公室(地方很大,很空旷)。

我感觉如果出租两层出去,可能也不会让我们这么捉襟见肘,办公用品都得自己垫付资金,报销难。

综上,这么多情况加在一起,越华丽,越难过。

3、价值2000万的核心团队(老板开会画饼说的)。

我个人认为这个核心团队有问题,且听我一一来分析。

首先,主抓私域。

产品要走中高端,但是没钱没营销,没专业的人。从中高端路线改到私域路线,或者说原来就要走私域,从工厂批量生产到私人订制。想法好,实现难。

现在,产品要走私域和电商,但是主抓领导曾是文案大拿,不仅没玩过新媒体、新营销,还几乎快到要退休的年纪,更没了学习的意愿,还得私域部门经理说了算,领导嘛,把握方向就好。

但是,这导致了管理上的倒行逆施,主管领导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反正干就完了,然后各个部门配合他们,结果私域一共才卖几十箱啤酒。

其次,市场部能力差。

我在市场部,是二把手主抓文案的那个市场部,但是他并不抓营销方向,没大方向的决策。

销售上,我们市场部没资格说任何部门,因为我们一箱不卖,甚至都不怎么花钱,因为没钱。推广上,不给钱做品牌营销还能成功的人本身就是少数,更何况我们这些人也没有推广的实力,最多就会借力打力,但是现在借不到,就打不出去。

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越没钱、越不营销、越没品牌、越没钱,恶性循环。

公众号便宜,可是公众号名字和品牌毫无关系,这能做出来什么品牌?再有,一个新起的设计外包的公众号,要做杂志感的新闻内容有些难为人了,内容需要层层把关(是真的层层,扣到每一个字,每一种情绪),把一切困难都推上了至高点。

最后,销售的部门。

线上部门算得上是惊喜,或者说是千里马,因为没人知道他们的实力在哪,没有期待自然更有利于一鸣惊人。

线上电商最大的问题是资质不够全、没钱做推广、只拿出了几千块之后就批复困难了。按照这个逻辑,累计3-5万的销量很可以了。

销售部都是行业元老、大咖,渠道铺下去了但是没什么反馈,经销商一次打款但是酒还没卖出去,所以资金回笼只是暂时的。

4、自我良好。

我们法人对公司运营非常有信心,对产品也有信心,对二把手推行的私域经营方针和对我们的人脉都极有信心。

所以,在产品销售不出去的时候,在公司经营困难的时候,领导想到了阿米巴,想到了全员营销,想到了将销售任务落到每个人,这样就激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就能奋力销售,自己能赚钱还能解决公司经营问题。(想得很好)

然后,有人卖了人情卖了酒,有人什么都没有(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一个没人脉、没圈子,自己做微商都卖不出去的人,对公司销售产品这件事情自然是非常没信心的,反而老板十分有信心。

老板给我们每个人分配了任务,就差保洁人员了(如果公司有保洁的话)。

半个月过去了,两个人卖了点产品,其他人纹丝未动。

今天是发薪日,也是发昏日,因为没有薪(心)。以上几乎就是对现状的总结,下面说一下这2000万是怎么来的。

1、团队。行业资深从业人员,多年行业销售、策划、文案、门店运营经验,是真的。

2、工厂。工厂产值上亿,也是知名品牌的代工工厂,出产众多,自家卖不出去(但是别人也不知道)。

3、大牌员工。高薪挖过来的大牌,此人也在品牌商家有过不小的市场认可和成就,但总部老板允许的优待并未给出,本来有十个产品要面世,现在只有一个。

4、五层的办公场地和两人并排站立转身都费劲的门店,目前门店销量可以忽略不计。

5、现在给到子公司的总费用300万左右,据说2000万把工厂升级和找大牌员工的费用算在里面了。(升级没升级我们是真不知道,反正大牌的钱之前是没给,现在不知道给没给)

这个2000万的饼画的是真不怎么样,一点麻药都没有,不仅不管饱,还不解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外贸领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