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领航
首页海外营销 > 国产风机价格下行成因及趋势探析报告「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最新情况」

国产风机价格下行成因及趋势探析报告「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最新情况」

来源:互联网 2023-05-31 12:04:02

一、国内风机价格呈下行趋势

据公开招标数据显示,我国的陆上风电主机中标价格(不含塔筒)自2020年末约3000元/kW一路暴跌到2022年3月份的1400元/kW左右(3月8日山东中车在深能苏尼特左旗500MW特高压风电项目中的1408元/kW),最新项目开标价格见表1。

表1 2022年第一季度主机报价低于1700元/kW的项目

开标时间

项目名称

主机厂家

不含塔筒报价(元/kW)

2022年1月24日

国投瓜州北大桥第七风电场A区

三一重能

1680

2022年2月9日

华润阿巴嘎旗别力古台风电项场

中车株洲所

1602

2022年2月13日

华润乌拉特中旗

远景能源

1489

2022年2月21日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电厂百万千瓦级新能源打捆外送项目

东方电气

1500

2022年2月28日

华润电力第二批风机采购

远景能源

1627

2022年3月3日

华能蒙东科尔沁右翼前旗等

运达股份

1475

2022年3月8日

深能苏尼特左旗500MW特高压项目

山东中车

1408

2022年3月18日

中节能768MW风机采购

运达股份

1700

在3月上旬出现历史最低报价之后,陆上风电主机最低报价开始趋稳,低于1700元/kW的最低主机报价仅出现过一次。3月24日,金风科技中标瓜州二期安北第五风电场项目,折合单价2010元/kW;3月28日,运达风电中标云南红河仙人洞坡风电场350MW项目,折合单价2400元/kW;3月29日,中车株洲所中标中核铁门关市米兰镇200MW风电项目,折合单价2329元/kW(含塔筒),塔筒折算400元/kW后,为1929元/kW。

二、主机价格下降原因分析

在风机设备主要原材料、人工成本以及相关税费等没有明显降低的情况下,主机设备大幅跳水背后必然有着其他逻辑。经与各主机厂家详细调研,结合本人的思考和理解,我们对主机价格下降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1. 风电项目规模化发展。在国家的双碳目标背景下,有实力的央企开发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提升发展规模,在全国各地建设大规模风光基地。但好的风资源是有限的,开发商一方面降低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就是转嫁成本,将主机价格压到更低,才能使更多资源得到开发。

2. 机组大型化的持续推出。开发商压低单位千瓦造价,整机商只能通过加大单机容量来摊薄单位千瓦主机成本,以下是近一年来出货的大型风电机组清单。

表2 部分5MW以上陆上风电机组

序号

容量(MW)

叶轮直径(米)

厂家

1

5.5

172

东方电气

2

5.X

175

中车株洲所

3

6

171

金风科技

4

6

191

金风科技

5

6.25

175

运达股份

6

6.25

173

明阳智能

7

6.25

182

明阳智能

8

6.25

171

金风科技

9

6.25

186

华锐风电

10

6.25

172

东方电气

11

6.5

184

联合动力

12

6.66

185

运达股份

13

6.7

202

三一重能

14

6.7

191

金风科技

15

6.75

187

哈电风能

16

6.X

185

中车株洲所

17

7

195

联合动力

18

7.2

182

金风科技

19

7.5

195

运达股份

20

7.X

195

山东中车风电

3. 产业链协同降本。一些主机厂通过自研代工方式,锁定了关键零部件成本,从而使降价压力有效传导至部件环节。以我国最头疼的主轴轴承为例,小于6MW的调心轴承国产化已经可以满足,而大于6MW会使用单列圆锥或者双列圆锥轴承,目前我国仍存在有技术劣势。远景能源在2-3年前就请了很多轴承设计和材料专家做主轴承设计,产品设计技术输出给洛轴,让洛轴做加工,洛轴在远景扶持下,调心轴承已具备较强竞争力。新强联在圆锥轴承上做得最好,明阳每年出货陆上风机1000台,基本都是3MW以上的风机,新强联双列轴承占到80%。新强联单列锥做得也比较好,上气、金风、东方电气大型风机生产厂家,供货几十到100台不等。外资品牌里面,舍弗勒南京完成新一轮扩产,铁姆肯在湘潭扩产,斯凯孚在大连建厂,罗特爱德在徐州生产。明阳海上风机主轴承70%来自于罗特爱德,由于出货量日益增多,罗特爱德计划在徐州扩张产能。

4. 个别整机商的带动。厂家的报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市场的竞争情况,有些即将上市或有上市计划的整机商,为了粉饰自身业绩,以超低价去抢夺市场,其他竞争对手为了分得一些份额,不得不低价跟进,从而带动带个区域内主机价格下降。

5. 抢装期后的产能过剩。在前几年电价补贴政策下,无论是整机商还是部件商,都在风电项目抢装浪潮中扩大了不少产能。平价后这意味着经营成本无处摊销,只有通过大幅度降价拿到批量订单,才能摊销富裕产能下产生的大量经营成本,让企业熬过阵痛期。

6. 透支未来预期。现在很多整机商在投标时,都是投一个未来平台机型,也就是所谓的PPT机型,先拿到订单再说。过一阵子,等整个产业链成本逐渐降低后,用一款性能不是太差,容量可能更大的低成本产品去交付项目。在项目开工时间较晚的情况下,一些整机商就会拿明显低于当前成本价的报价去投标。

三、国产风机价格趋势预测

分析完风机设备持续降价的趋势和成因,根据当前风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生存现状,我们大胆预测一下未来的风机在价格和走向上的发展趋势。

1. 低价风机在运行期间出现批量问题。中国的风电行业在2012年前后曾经历过一次非常残酷的市场洗牌,市场上最多曾有60多家主机制造商,最后连曾经的市场第一名华锐风电都被洗出局。如果因为持续的降价造成了风机大批量的质量问题,同样的故事一定还会发生。

2. 风机价格已降无可降。前两年的降价是由主机大型化驱动的,但大型化是有尽头的。陆上机组现在已经进入了6兆瓦时代,达到了两年前的海上机组水平。海上机组已经到了16兆瓦,继续增大容量可能会使性价比降低。未来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驱动,仅靠大型化总有一天会让风机价格降无可降。

3. 行业洗牌结束内卷。从风机制造商来看,有目标的风机厂家已完成上市,也要考核利润了。从土地资源来看,能开发的均已开发,待开发的大片资源已经名花有主。等到这个时候,扰动市场的因素会少一些,无底线的竞争会收敛一些。那也意味着市场真正成熟,主机市场进一步集中在头部企业,意味着已经有一批企业被淘汰掉。

4. 风机竞争转移战场。陆上主机不断降价,降到利润微薄时,海上风电可能成为新的竞技场。从2021年的整机商经营情况来看,在海上风电下大力气的整机商,都得到了海上业务利润的反哺。当然这与海上抢装有关,但毕竟这是一块相对来说有技术发展潜力的市场,而技术的发展能够驱动降本产生利润,这就创造了机会。

5. 风机价格趋于稳定。有业内人士认为,主机价格基本上不会再跌,甚至会适度回归。根据行业利润率分析,4MW机型合理价格应该2200-2300/kW左右,5MW大概2100/kW,6MW合理价格应该在1800-2000/kW。

四、国产风机在海外价格

国产风机价格在国内一路下行,出口海外的风机也有一定降幅,但不及国内明显,且整体上看单位千瓦造价高出国内价格一大截。通过分析比较,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竞争环境宽松。打入国际市场的主流风机厂家相对较少,竞争环境比国内相对宽松。目前国际市场上出现频率较多的国内厂商就是金风科技、远景能源和明阳智能,其他厂家的风机出口数量非常有限。

2. 价格对标国际。国内厂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基本上都是大品牌,如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GE等,价格都是居高不下。以维斯塔斯为例,维斯塔斯公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其风机的平均销售价格为5700元/kW。

3. 海外风机配置。国际市场的价格比国内价格高,有一些是配置的原因。厂家出口海外的产品会采取保守策略,在部件厂商选择上更倾向于高可靠性和强适用性,这无疑会增加一定成本。另外,由于运输清关的复杂性和时限性,海外风机所附备件比国内产品要多,这也是风机单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

4. 风机评估认证。海外业主很多请DNV等第三方給塔筒和风机做项目适用性评估,评估国产中DNV会考虑大量的极限情况,导致厂家要给塔筒增重,大约会相差40吨。另外,风机厂家拿DNV认证时,同一个大部件会认证2-3个品牌。如果前期拿不准业主的需求,认证中一般会按最高标准,这样有单位千瓦上百的差价。

5. 风机质保成本。海外风机质保期相对较长,这一方面会增加人工工时,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备件和耗材的用量。而且,人工和材料在海外的价格往往是国内价格的数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风机成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CopyRight © 外贸领航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