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诚信经营许可证查询「淘宝提示不符合行业资质要求」
电子商务平台对消费者查看食品经营者资质信息设置障碍,多次查询后提示“出错啦~稍后再试试吧”。检察机关通过进行公开听证,维护消费者知情权。7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公益诉讼检察听证典型案例,其中包括这起案件。
部分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食品经营中存在未依法进行相关资质信息公示、公示信息不清晰、公示信息难以识别等违法行为,可能导致不具有食品销售资质的商家通过网络向消费者销售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某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在其运营平台上,对消费者查看平台内经营者资质信息设置查询障碍,消费者查看几个商家后即出现“出错啦~稍后再试试吧”提示,当天无法再查看商家资质信息。
检察机关在履行公益监督职责中发现该线索,立案后于2020年6月5日制发检察建议。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检察建议书中指出的资质信息未公示、公示不清晰、识别度低等问题进行了查处,并督促平台加强整改;但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为消费者查看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信息设置障碍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执法依据和标准上进一步厘清。
对此,检察机关进行公开听证。涉案企业介绍,设置查询障碍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经营者资质信息安全,防止被他人利用“爬虫”技术爬取;多次查询触发了反爬虫技术,导致在一定时间段内无法再次查询。
听证员评议认为,资质信息“公示”如果不能保证消费者便利、完整地查看,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为消费者查看平台内经营者资质信息设置查询障碍的行为,属于未完成法律法规规定的公示义务,应予纠正。检察机关采纳了听证员的意见。
参加听证的信息技术领域专家认为,互联网企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过设置复杂验证码(或手机验证码)、提高大数据算法功能、设立黑名单等方式,提高分辨真实消费者与“数据爬虫机器人”的技术能力,平衡消费者权益和系统安全之间的关系。检察机关采纳了专家意见,要求行政机关督促涉案企业进行技术整改,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通过公开听证,行政机关、涉案企业对商户资质信息公示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更加积极整改落实。市场监督管理局书面回复检察机关,指导督促涉案企业深度优化反爬策略,切实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检察机关持续跟进监督,目前涉案企业已对技术路径升级,解决了此前的问题。
(来源:正义网 文字整理:张奕)
【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
相关文章
- 质量审核质量体系审核和质量过程审核的区别是什么「质量审核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 qualityaudience「产品质量评审」
- 抖音粉丝含金量「抖音内测体验是什么」
- 电商新营销模式「电商实效营销」
- 质量控制科普之\\「质量体系审核内容」
- 亚马逊怎么选款「亚马逊备选产品」
- 抓住用户痛点的电商文案「电商文案在营销中的作用」
- 效率高的文案「怎么提升文案水平」
- 电商平台应对直播带货内容审核机制进行严格升级改革「电商平台商品审核上架标准」
- 大厂都是996吗「年轻人有哪些副业可以做」
- 十年前的京东「电商时代的到来」
- 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中国互联网新三巨头」
- 电子书阅读器值得买吗「二手阅读器能不能买」
- 用动物做标志的品牌「以动物命名的品牌」
- 买个打印机赚钱「怎样赚佣金」
- 辛巴的暗影地带在哪「辛巴德的冒险」
- 京东狗天猫苏宁狮子「苏宁易购小狮子」
- 国产虚拟人物「虚拟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