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直播应该如何规划货品类型「带货主播直播计划怎么写」
随着各大电商平台里流量越来越贵,运营也从最初的靠懂点推广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就能有所作为,回归到了商业的本质——4P理论里全面的竞争。
从供应链到产品,从品牌定位到营销,从定价到用户管理,每一环都很重要,每一环也都有机会。
于是很多人开始从传统电商,转移到了直播电商这个赛道里。
分析直播电商的文章很多,有各种视角和观点,比如非常喜欢的刘润老师从需求、兴趣和信任三个角度分析的视角,传统电商是需求驱动,先有需求然后去搜索,对比价格最后成交。
内容电商是兴趣,你看到一篇文章,被里面的情绪激发了兴趣,然后成交。
社交电商是信任,先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于这个信任,你推荐的我都会买。
直播电商也是一样,直播电商是从信任开始的电商,因为对主播的信任,从而开启了这场交易。
今天在朋友关于电商直播的策略分享里,看到了另一个视角——如果是传统电商是基于空间的产品策略,那么直播电商就是基于时间的产品策略。
这个怎么理解呢?
做电商的都知道,或者做过零售的都知道,货品可以分成引流款,利润款和形象款。
引流的往往利润低,定价也便宜,而且受众广,利润款不用说,形象款用来设定价格锚点,用来对比,人家一看形象款三四千,再看店里的八九百就会觉得便宜。
这三类货品在传统零售里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哪个放前面,哪个放后面,哪个挂起来,当然传统零售还得设计用户的动线,更复杂。
而在直播里,货品分类会更细一些,而且策略也会不一样。
引流品不用说,直播刚兴起的时候就是靠这个来留住人的,很多商品都是主播和供货商谈下来的优惠价,算是直播带着一群用户去供应商那里团购。
所以既然是引流品,那么肯定会放在用户一进直播间那一段时间。
接着是利润品,利润品是用来赚钱的,所以策略就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讲解,也需要讲更多遍,让不同批次的人,不同需求的人都能get到。
第三个是福利品,这个就像很多电商店铺里的礼品链接一样,在直播里福利品价格不一定便宜,但是一定要实惠,要低于成本价,比如1000块的茅台。
当用户听你讲利润品讲累了时,你就可以放福利品,让气氛热起来。
最后是爆品,爆品是有热卖潜质的商品,它在整盘货里占比要达到20%,这些爆品一些测款测出来的,另一些事以前有过成功爆发历史的。
这四类货的组合讲究数量和阵型,多少比例才是正确的?直播新人适合什么比例?直播大咖适合什么比例?其实都不一样。
再然后就是功能和节奏,一场直播最短三小时,最长六小时,主播和粉丝精力都有限,得把整个时间段安排好,让主播和粉丝互动的愉快,最主要是让粉丝不管什么时候进来,都能享受一场购物体验。
所以不同的主播,不同的货品结构,不同的粉丝群体,都得有不同的直播节奏。
什么时候安排什么货品,什么时候上链接,什么时候临时换产品?这些都是直播运营里的道道。
利润品重复出现的节奏是什么?具体到每个商品讲解的时间都要控制到分钟,因为粉丝精力有限。
福利品出现的时机是什么?怎么判断这个时机?
怎么安排投放计划,在什么时候该投放,让流量进来?让什么流量进来?新粉丝还是老用户?
这不仅仅需要一个完整计划,还需要随机应变,掌控好每一时间段的节奏。
所以直播,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上去拿起一个东西介绍那么简单,而是一场在时间维度上的大型晚会。
晚会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精细的调控,调控节奏,调控状态,调控主播和粉丝。
那么,你试过自己直播么?
相关文章
- 警惕!淘宝上线\\「为什么同一件商品在淘宝价格不同」
- 私域客户运营怎么做「需求洞察」
- 抖音小店卖什么产品火「抖音之后的风口」
- 如何跟卖亚马逊「如何理解亚马逊平台的跟卖规则」
- 亚马逊跟卖玩法「如何理解亚马逊平台的跟卖规则」
- 关于盐的新闻「愚人食盐的故事」
- 椰树椰汁营销「关于椰树的好句子」
- 直通车智能计划和标准计划哪个好「直通车智能计划测款」
- 关于跨境电商的小故事「全球跨境电商」
- 亚马逊怎么跟卖自己「亚马逊怎么知道自己没有跟卖」
- 抖音商品安心购怎么设置「新零售如何打通线上线下」
- 网购浴霸维修不易坏吗「在淘宝买的手机怎么维修」
- 哪个牌子的浴霸质量好「卫生间浴霸哪个品牌好」
-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江苏消保委投诉」
- toto卫浴与科勒卫浴比较优劣「洁具科勒和toto哪个好」
- 电商逃税漏税「怎么举报电商偷税漏税」
- 为什么薇娅直播带货赚这么多还会偷税漏税「薇娅直播靠什么赚钱」
- 抖音团购未来趋势「抖音怎么关闭安心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