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水生生物毒性风险的影响「烟碱的毒性」
来源:【科学网】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在期刊《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预测模型综合评估了7种广泛应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及其有氧转化产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风险,揭示了部分新烟碱类杀虫剂转化产物比其母体具有更高的水生生物毒性。
近三十年来,新烟碱类杀虫剂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一类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害虫防治。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20个国家登记注册在100多种作物上进行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噻虫嗪、烯啶虫胺和呋虫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该类杀虫剂具有高的水溶解性,在农业区使用后易经雨水冲刷或地表径流进入周边水生生态系统,在环境中可转化生成不同的转化产物,而诸多转化产物的毒性及生态风险仍不明确,严重阻碍了该类药剂风险的科学管理。
该研究通过模型预测了7种典型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有氧转化产物及其对三种水生模式生物(鱼、溞类、藻类)的急性及慢性毒性。通过种间估算模型对毒性阈值进一步推演获得水生环境最大可接受浓度,进行了系统风险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噻虫嗪、烯啶虫胺和呋虫胺可能分别存在21、19、80、16、47、17和86种有氧转化产物,发现部分转化产物比其母体具有更强的水生生物毒性,阐明含有6-氯吡啶环结构的转化产物具有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可能在水生生物体内蓄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放大。
研究结果为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科学使用及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环境生态系统物种保护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博士后沈超为第一作者,研究员董丰收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7670
本文来自【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 七夕情人节男士礼物「无法抗拒」
- 直播电商主播gmv月榜「淑女飘飘拳2019几月播」
- 保健品店买的壮阳药「今日废黄板纸价格表」
- 沐浴露香味持久好闻的男士「哪款男士沐浴露留香持久而且比较淡」
- 成年男人必备app都有什么「手机必备实用软件」
- 「商越」发布新产品“聚贤阁开放平台”帮助大中型企业快速对接电商采购
- 美工转包装设计「电商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哪个好」
- 设计专业想转行做什么工作前景好更赚钱呢「做设计转行可以做什么」
- 关于跨境电商的词汇「跨境电商行业用语」
- shopee买家怎么注册账号「shopee注册门槛」
- 亚马逊常用词汇「亚马逊名词解释」
- 亚马逊跨境电商百科「亚马逊怎么做跨境电商」
- 亚马逊基础词汇大全「亚马逊电商常用英语」
- 亚马逊的名词解释「跨境电商亚马逊是什么意思」
- 一百万做电商「电商一年营业额上亿算多吗」
- 工辅采供应商「连连跨境电商体验店」
- b2b第三方平台的类型有哪些「b2b第三平台」
- shopee子母账号「母账户代理支付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