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品质电商」
西乾泊村是河北省肃宁县一个四季少雨的村,村里人却在干着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卖鱼竿。或开直播、或忙网店、或搞物流,村民们各有各的忙。
曾经,西乾泊村是梨树种植专业村,多年来,村民们春耕夏管、秋后卖梨。“在屋围着灶台转,在外围着梨树转。”村民卫亚静说,风吹日晒一整年,3亩地收入1万元。
10年前,村民陈雷从北京务工返乡,偶然发现儿子在网上购物,足不出户就能实现购销,他寻思着开间网店自己闯。
西乾泊村所在的留善寺镇,生产渔具的企业多。彼时,单一的线下销售模式,正让不少厂子生存举步维艰。陈雷想,不如在网上卖鱼竿。没想到,开店第一天卖出去一根,后来一天几根、十几根,多时上百根,父子俩常常手填订单到深夜。网店第一个月成交额突破5万元,第一年成交额达300万元。
2014年,“致富能手”陈雷被推选为村支书。“一人富是小富。”陈雷说,“村干部就得当好火车头,拉着全村人一起致富。”
那时,西乾泊村还在种梨卖梨的老路里循环。对于尝试电商这条新路,“不会咋办”“赔了咋办”“赔了还耽误种梨又咋办”……村民还存在不少疑虑。陈雷给儿子买了辆新车,没事就在村里转两圈,给村民看做电商的“红利”。村民不用自己出钱进货,由陈雷统一提供货源。卖出去赚了,钱算村民的;卖不掉的,退给他继续周转。
那段时间,西乾泊村“电商培训课堂”火了。60多张板凳座无虚席,晚到的村民就在后排站着听讲。一个月时间,60多户村民相继开店,在多个平台注册店铺130余家。
卫亚静凭借一副好口才,如今成了村里有名的带货主播,一边直播卖鱼竿,一边自办鱼竿厂,年获利超50万元。
电商给西乾泊村插上了腾飞翅膀,但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近几年,陈雷带领村民在提档升级上下功夫:改进材料,鱼竿变得轻、硬又耐用,产品迈向了中高端;同时,全村网店积极注册商标,已有自主品牌上百个。2020年,西乾泊村电商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21年达1.3亿元。
作者:本报记者 史自强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 昆明市茶艺师培训学校「茶艺的基础是什么」
- 从“赋能艺教艺培”切入艺术教育市场「艺秒」想建立社交化学习社区
- 手工制作未来「巧手编织幸福来」
- 乡村振兴电商带头人培训计划「乡村振兴电子商务培训的感谢」
- 电商直播应该如何规划货品类型「带货主播直播计划怎么写」
- 艺术品社交电商平台「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
- 警惕!淘宝上线\\「为什么同一件商品在淘宝价格不同」
- 私域客户运营怎么做「需求洞察」
- 抖音小店卖什么产品火「抖音之后的风口」
- 如何跟卖亚马逊「如何理解亚马逊平台的跟卖规则」
- 亚马逊跟卖玩法「如何理解亚马逊平台的跟卖规则」
- 关于盐的新闻「愚人食盐的故事」
- 椰树椰汁营销「关于椰树的好句子」
- 直通车智能计划和标准计划哪个好「直通车智能计划测款」
- 关于跨境电商的小故事「全球跨境电商」
- 亚马逊怎么跟卖自己「亚马逊怎么知道自己没有跟卖」
- 抖音商品安心购怎么设置「新零售如何打通线上线下」
- 网购浴霸维修不易坏吗「在淘宝买的手机怎么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