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涨价再促销「商家提价再搞促销」
来源:今晚报
“双11”结束不久,“黑五”“双12”“元旦”等促销节点也将接踵而至。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促销轰炸,消费者在扫货时也在不断经受考验,除了要熟读各种优惠规则,还要火眼金睛去分辨商家和平台的坑人套路,面对平台的监管和规则,一些商家也玩起了新瓶装老酒的把戏。
坑人套路年年翻新
“好不容易到了促销的日子,原来选好的产品没货了。这不是偶然,很多性价比高的都没货了!”每年“双11”都会大采购的市民张女士感叹道。她告诉记者,刚开始以为只是碰巧商家产品售罄,但浏览完店面才发现,促销前选的产品并不是售罄或下架,而是换个马甲涨价继续卖。以一款促销前售价22元的“××调料汁600毫升装”为例,同一个产品页面下,有两款名称、图片、参数等信息一模一样的产品选项,一款为22元,另一款为24.8元。促销活动一开始,22元的产品就显示“缺货”,24.8元的则正常接单。按照“双11”满200元减30元的活动力度计算,24.8元的折后价似乎比之前的22元稍微便宜一点,因此买家便退而求其次选择了24.8元的。但实际上,原本22元就能买到的产品,为了享受满减,需要购买多瓶才能以优惠价格购入,且与促销前相比,实际降价幅度不足1%,与当天全平台宣称的满200元减30元(相当于降价15%)的力度相距甚远。
平台被疑监管不力
以往的“双11”促销中,为了参与促销活动的同时赚取更多利润,先涨价后降价成了很多无良商家的潜规则,但随着促销的规模和参与人数不断飙升,电商平台也开始使用技术手段来监测商户的价格波动,借此来避免“先涨后降”的虚假促销行为。遗憾的是,此手段早已被商家破解,因此出现了前述同一个产品两个链接的新花招。不少网友反映,早在10月就发现同一个产品会有两个不同价格的链接,询问卖家两款有何不同或是为什么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产品链接时,卖家往往避而不答。那时,买家并不知道“双11”的促销玩法,而商家却早早算好了“账”,提前留好了高价的产品链接。
难道是商家套路更新的速度领先于平台规则完善的速度?对此,不少发现了问题的买家表示,连普通买家都会起疑心的情况,如今的大数据和监测技术能没注意到?同一个产品页面里,两个名称乃至各类参数完全相同的选项,居然可以设置成不同的价格?这些有明显漏洞且提前要“布局”和“设计”的套路,作为有着十几年“双11”经验的电商平台,是无法监管还是有意纵容,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和质疑。记者 刘宇
相关文章
- 美妆行业如何借助抖音打开营销新链路「美妆店怎么样做营销」
- 渝新欧国际专列「重庆中欧班列」
- 为什么喜欢美工设计「碰人后车跑了属于什么」
- 网上购买保险有什么好处「保险有什么用处」
- shein跨境电商入驻「亚马逊erp铺货系统」
- 互联网保险名词解释「互联网保险哪个做得好」
- 社群电商和社交电商「社群商业」
- 电商群怎么营造气氛「营造气氛还是营造氛围」
- 如何做好社群电商工作「电商社群运营」
- 车险电子保单的作用「车险是电子保单怎么使用」
- 日本雅虎运营「中国雅虎」
- 什么是社群电商?「社交电商和社区电商的区别」
- 社群团购是什么模式「社群商业的运行模式」
- 社交电商与社区电商究竟有什么不同「社交电商和社群电商」
- 整顿直播卖货「卖主播」
- 淘宝特价版招聘员工年薪50万「淘宝主管工资待遇」
- 亚马逊跨境电商____品牌和shopee「shopee跨境电商入驻」
- 京东双十一活动火爆进不去「京东双十一成交」